「臺灣航太產業A-Team 4.0聯盟」第二次精實成果發表

2018-03-02
瀏覽人數 : 315

「臺灣航太產業A-Team 4.0聯盟」於今(3/01)日舉辦第二次精實成果發表會,分別由漢翔公司分享空氣導管流程精進及B787-10 FTE組裝線製程精進等二案,第一案減少了零件移動距離達70%,並減少了60%的前置時間。第二案利用精實手法–群組化、平準化、單件流、減少轉運時間、固定人員工作增加熟練度及利用裝配員三大原則以降低組裝時間,計減少組裝工時12%;長榮航宇分享庫房收發料流程改善,使平均收發料時間縮減20%;帆宣公司分享精進產品總工時30%案例;永進機械發表以精實手法使產品良率達到100%。不同產業分享了各自精實改善的經驗與案例,計有76家廠家、一百四十多位會員共襄盛舉。
聯盟會長廖榮鑫舉漢翔參與福衛五號的複材結構件為例,表達其規格屬太空的,不是航空的,是有進出口管制的,過程中有許多變化,所以參與程度不同,要有共識決心和危機意識。因為漢翔公司有親自參與過,有刻骨銘心的理解與支持。這次精實成果發表會,也感同身受,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,過去A-Team 4.0聯盟上的課程有30%和精實有關,會員通過航太品質系統驗證由成立時只有62家(A-Team 4.0成立之前,過去15年) 到增加了23家(A-Team 4.0聯盟已成立一年半期間),實屬不容易。廖會長也分享去年11月參加加拿大航太高峰會,看到了航太產業的趨勢的一些看法及想法,如資安聯防越來越受到重視、客戶利用創新來創造價值、航太製造這一塊要利用MRO(Maintenance、Repair and Operations)來獲利、未來紅色供應鏈的威脅、商業模式的改變等。
廖會長進一步指出,要如何提高競爭力? 第一個是數位化及自動化
,第二是產品策略,第三個是併購;併購恐怕是企業成長商業模式最重要之途徑之一。而推動精實的改善若要成功,也有兩項信念必須堅持。第一是公司高階主管的肯定及支持的信念,是主要的動力的來源,也是最大的支柱,就是TOP-DOWN。第二是必須將精實視為公司一項長久、持續不斷改善的經管策略與企業文化,精實改善就是堅持信念,追求改善,不止於至善,就是改善永無止盡。也就是說,精實改善要求要深化到組織的內部文化,成為一種習慣,而不是口號。
中衛中心陳耀魁副總也在發表會尾聲做出回饋與講評,針對幾個發表的主題深入精譬地解說與聚焦研討,建議簡報程序要完整,手法要更精細,要從工程內改善,進到工程與工程間的改善,再進到系統的改善,更進一步到供應鏈的改善。成立A-Team 4.0聯盟運作初衷是要整合原物料、智慧機械設備、生產製造及物流運輸等產業,異業結盟、同業分工,所以重點是組國家隊,搶國際市場。整體而言,讓會員對於如何做精實更加了解其精髓所在及方向,也更有心得。
漢翔公司自97年起即規劃生產處進行精實相關作業,以建立示範產線,並於98年成立精實推動組織,促使達到全員訓練與改善之目的;另於102年下半年將精實作業推廣至其他現場單位及辦公室單位。公司於每年均投入適當資源在精實活動上,期能持續降低作業成本,確保提升公司競爭力。而成立「臺灣航太產業A-Team 4.0聯盟」運作主要是跨界整合提升競爭優勢,同時也要求精實體質、推動工業4.0,以創造更有力之競爭條件與降低生產成本,並結合各公司之優勢進行分工,提昇競爭力。大家齊心合力讓臺灣航太供應鏈藉由「攜手合作、共同付出;開拓未來、創造價值」,共同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,進軍國際航太供應鏈並站穩國際市場。

 相關圖片

 相關檔案